書 名 | 作 者 | 出版年 | 書的位置 | 簡 介 | |
1 | 歐美死刑論述 | 王玉葉 | 2015 | 585.952 51 8438 104 | 本書論述歐美死刑制度的演進,提供讀者歐洲國家廢除死刑的歷史與世界廢除死刑趨勢,並比較歐美國家的差異。 |
2 | 胎兒與死刑犯 | 柯志明 | 2013 | 244.9107 8535 | 胎兒是人嗎?墮胎可行嗎?死刑不合理嗎?本書批判認同墮胎卻反對死刑的現代主流文化,主張胎兒是人以及死刑犯要為其重大惡行付上生命代價。 |
3 | 廢除死刑制度 [紀錄片] | 2012 | DVD-紀錄片 585.51 8635 | 本片獨家專訪廢除死刑運動的主要人物,包括義大利總理馬可帕奈拉(現為“拯救該隱”組織秘書長)、《末代皇帝》導演貝納多貝托魯奇以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達利歐弗。 | |
4 | 死刑台前的告別 : 我替百位死刑犯辯護的日子 / | 道,大衛 | 2011 | 586.72 8677 | 在美國死刑執行人數最多的德州擔任律師,他代表過上百位死刑犯,每天面對開庭、處決的生死瞬間。 |
5 | 死刑 : 倫理與法理 / | 思想編委會編 | 2011 | 585.5107 8437 | 死刑是一種終極之刑,其中牽動的倫理、政治、法理、社會面向的議題都複雜而棘手,需要設法從較為基礎的層次上,從新思考這種刑罰的是與非。 |
6 | 歐美死刑論述 / | 王玉葉 | 2010 | 585.95251 8438 | 本書論述歐美死刑制度的演進,提供讀者歐洲國家廢除死刑的歷史與世界廢除死刑趨勢,並比較歐美國家的差異。 |
7 | 政府重大議題網路輿論趨勢 : 調查研究-以死刑為例(期末報告) / | 研考會 | 2010 | 585.51 85463 | 本研究認為如能迅速掌握網路上輿情動向,並精確的分析這些輿情的重要性,便能協助政府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判斷應採取何種溝通機制來面對問題。 |
8 | 中國死刑態度調研報告 / | 武漢大學刑事法研究中心 | 2010 | 585.92/51 8365 | 很少有研究機構或學者能給公衆提供有關死刑的具體且可測量數據。本書正是以對中國兩省一市的民衆和專業人士的死刑態度問卷調查的數據爲依據。 |
9 | 死刑存廢的新思維 : 社會安全、獄政革新、被害人保護 / | 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 2009 | 585.51065 8446 | 邀請德國兼具理論基礎和實務參與經驗的專家,針對歐洲國家的經驗、台灣的狀況,深入交換經驗及提出建議。 |
10 | 為廢除死刑而戰 / | 巴丹戴爾,羅貝爾 | 2006 | 585.51 8553 | 這本書寫在1999年,是作者將自己一生中廢除死刑的歷程,所做的回憶。他從1972年開始,一直到1981年,歷經千辛萬苦後,終於替法國廢除死刑。 |
11 | 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 / | 吳志光 | 2005 | 585.5107 8836 | 本書收錄八篇論文。主要探討我國停止執行死刑之策略─以現行法制及國際人權法之精神為核心及死刑在台灣社會的象徵意涵與社會功能。 |
12 | 生死一線間 : 安樂死與死刑制度之探討 | 紀欣 | 2003 | 412.6 879 | 安樂死合法化運動及廢除死刑運動在二十世紀末成為世界各國引人注目的焦點。這兩個議題同樣涉及生命權的討論,是當代社會最引人爭議、最敏感的話題。 |
13 | 中國死刑檢討 : 以"槍下留人案"為視角 / | 陳興良 | 2003 | 585.92/51 8746 | 本書圍繞源於陝西延安的一個“槍下留人案”收錄了一系列學術論文,研究內容涉及對於案件的法律文本的對比追問,此案件的的司法困境與心理的分析等內容。 |
14 | 存與廢 : 死刑基本理論研究 / | 胡,雲騰 | 2000 | 585.51 8435 | 本文從西方死刑存廢之爭開始來探討中國大陸死刑制度的命運,同時提出 當死刑廢除論產生後,才有學者對死刑的正當性進行研究。 |
15 | 解構死亡 : 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 / | 波伊曼,路易斯 | 1997 | 190 8688-3 | 人類的文明史不斷的強調,加速死亡不是一個理性的人類的作為,它涉及宗教、哲學、文化、社會、教育等諸多環節的考量。誰有資格自行或被人決定死亡?本書探討的便是這種自願或非自願,使自身或別人死亡的爭議性問題,包括自殺、安樂死、死刑等重要議題。為每一個曾對生命的存有價值有過質疑或思辯的讀者,提供了深層的解答。 |
16 | 死刑犯的最後告白 / | 趙,慕嵩 | 1997 | 857.63 84454-3 c.2 | 書中作者訪問過許多死刑犯,這些人知道自己即將踏入死亡的人,居然會如此平靜,而讓他們展現出豁然的態度,異於常人所想的平靜態度。書中也反映出了社會上的某些問題,像是其中「更生人」的就業問題,就顯現出社會上的成見,害得有許多假釋或刑期已滿的犯人出獄後,想要改頭換面,但是「坐牢」這件事情,卻一直壓在他們身上,因而使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他們也只好被迫回頭再犯一次相同的錯誤,讓自己錯上加錯。 |
17 | 死刑專論 / | 李,雲龍 | 1996 | 585.51 8433-2 | 闡述了死刑的歷史沿革,近代和現代死刑的發展趨勢,各國刑法中的死刑規定比較等。 |
18 | 死刑論 : 各國死刑制度比較研究 / | 李,雲龍 | 1995 | 585.51 8433 | 書立論注重從歷史上比較、從各國刑法刑法中死刑規定比較、從刑罰各罪之間進行比較,在比較分析的基礎上,對刑事犯罪如何適用死刑,提出了刑事立法的設想和建議。 |